杭州纺织网手机版
微信公众号:纺织品
客服电话:4000-000-000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研究 » 正文

服装快时尚遭遇水土不服 库存压力再加大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05-15   浏览次数:7
高库存已经成为悬在中国服装企业头顶的一把利剑。近日,多家上市服装企业一季度季报显示,高库存仍然是难言之隐。事实上,自去年以来,不少服装企业就感受到了库存压力,而且这在“快时尚”服装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。专家表示,对于时尚业而言,库存意味着亏损。国内服装企业模仿“快时尚”模式并不能够完全“照搬照套”,而是应当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“量体裁衣”。据美邦服饰公布一季度季报显示,美邦库存23亿元,一季度营收26亿元。其2011年中报显示,截至2011年6月30日,美邦服饰存货同比增长220%至28.9亿元,而2010年同期的存货金额仅为9.03亿元,存货占了同期净资产的90%。无独有偶,同为浙江上市服装企业龙头的森马服饰情况也不容乐观。截至2011年底,其存货达10.96亿元,同比增长5.99%,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.05%;至今年一季度末,其存货金额增至13.34亿元,较2011年末增加30%。“一方面是由于前期服装企业为抢占市场,加速扩张,在产品设计和产量方面都加大投入力度,致使产品的供给量增加;另一方面,受全球经济放缓,以及欧美债务危机的后续影响,导致服装企业的外需动力不足,出口量大幅度减小。”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朱庆骅还表示,天气变化也对服装产品的销量产生影响,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较热,大多直接进入夏季着装,因而春季服装出现滞销现象明显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邦、森马等近年来一直热衷于学习ZARA的“快时尚”模式。所谓“快时尚”主要包含3方面内容,即上货时间快、平价和紧跟时尚潮流,消费者对时装功能性需求远远小于心理需求,时装涉及满足消费者诸如审美体验、自我实现等心理诉求,而快是满足这些诉求的基础。不可否认,在快速供应链下保持低库存是“快时尚”模式盈利的基础。但现实是,尽管中国服装企业近几年热衷其效法,却很少有国内服装企业能学到“快时尚”这一精髓,反而越来越多的“快时尚”企业发现自己正为“快”所累,因“快”而变慢。“这种‘快时尚’并不能够完全地‘照搬照套’,而是应当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‘量体裁衣’,这就要求各服装企业对市场情况把握到位,在发展策略上具备一定的前瞻性,及时将企业生产运营和市场具体情况相衔接,并逐步完善。”朱庆骅说。当然,服装行业和其他行业并不相同,服装很容易过季,很难做到其他行业的“零库存”,也正因为如此,库存是服装企业最大的难题,如果解决不好现金流很容易被压垮。业内人士指出,在这些服装快销商当中,也只有ZARA、H&M、优衣库等几家企业能够真正做到了库存的有效控制。在流程的精细化操作方面,国内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。朱庆骅表示,实际上服装企业实现零库存并不现实,一般来说,库存范围在10%~20%被视为安全库存,这是服装企业可控范围之内的。而要使库存量处于安全范围关键是实现产销信息的对接,实时关注市场信息,并对市场信息加以处理分析,形成以周期为单位的销售排行,对销售量高和低的款式分别罗列,从而把握市场具体情况,对库存量实行调整。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





打赏
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:"xxxxxxx",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
 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首页|找订单|找工厂|看款下单|面辅料市场|服装资讯|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|付款方式